
「十人九痔」!
痔瘡問題正困擾著你嗎?
驚人數據統計,86%以上的人有罹患痔瘡症。痔瘡是由於直腸下端的靜脈血管,受到壓力造成腫脹,形成小型囊袋。
好發族群有:久坐久站、經常便祕或腹瀉、肥胖、孕婦、老人、大腸癌、肝硬化或是某些心血管疾病的患者。
而患者通常都是等到嚴重影響到生活時,才會思考是否要尋求專業醫師建議,甚至是動痔瘡手術等。
你是不是痔瘡的危險族群?
痔瘡是指肛門內靜脈血管叢及結締組織突起的疾病。危險族群包含:
長時間久坐久站
經常便秘或腹瀉
肥胖、孕婦、年長者
大腸癌、肝硬化或心血管疾病患者
痔瘡的種類
一般以肛門皮膚與直腸黏膜(齒狀線)為分界,在齒狀線以內的「內痔看不見,不會痛,早期以肛門出血為主,或是上完廁所會流血;在齒狀線以外的是「外痔 ,看得見,不易出血,疼痛及搔癢感較為明顯。內外痔都有的情況稱為「混合痔」。
痔瘡初期常以血便的方式表現,但成因很多,從良性的痔瘡,一直到惡性的大腸直腸癌,都可能發生血便,必須先有正確診斷,才能作出對應的正確治療。
內痔嚴重度分級
第一級:排便可能有少量出血,或伴隨搔癢感與分泌物,痔瘡不脫出肛門。
第二級:除出血外,排便時痔瘡會脫出肛門,但便後會自動縮回。
第三級:痔瘡持續增大,排便脫出肛門後,必須用手將其推回肛門。
第四級:痔瘡長時間脫出,無法用手推回,可能伴隨慢性發炎及潰瘍。
痔瘡的治療方式
主要分非手術療法與手術療法兩大類:非手術療法是針對內痔第一級或第二級等較輕度的患者,會使用飲食改善、溫水坐浴、塗抹藥物等方式治療。
需要手術療法的情況則大概在第二級以上的患者即可採用,症狀也可能包含這些:
痔瘡嚴重脫出,便後需要以外力才能推回;經多次或多種非手術治療,症狀仍無法改善者;合併其他肛門疾病,如潰瘍、肛裂、廔管、增生性息肉者。

塗抹藥物

溫水坐浴

改善飲食
輕鬆擺脫冏肛門
傳統的痔瘡手術創傷大,須全身麻醉,術後疼痛大,須住院三天,且易復發,許多患者聞之卻步。
新一代「無痛微創痔瘡手術」能將手術傷口降到極小,再精緻縫合,結合無痛麻醉方式,將疼痛降低;相較傳統手術,更可達到出血少、恢復快、無須住院、術後照顧簡單等優點。
另可搭配遠紅外線光子儀,幫助傷口快速癒合、大幅縮短修復期。
遠紅外線光子儀是利用波長介於4~14微米之遠紅外線,與身體細胞諧波共振,細胞波能透過促進血液循環,強化組織間的新陳代謝以及體內自癒能力。

無痛微創痔瘡手術原理
透過細緻的組織分離、黏膜保留技術,以小傷口分離痔瘡組織,且同時避開肛門括約肌,在不傷害括約肌和肛門黏膜的同時,將痔瘡組織抽離,再將保留的黏膜平整貼合回去。在精確、客製化的疼痛控制方面,也大大縮短了漫長的恢復期,約七天左右就能讓病人擺脫痔瘡的種種困擾,且術後復發率低!

無痛微創痔瘡手術特點
無痛舒適
微創傷口
出血量少
恢復快速
無須住院
照護方便